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 > 正文

会计调整例题

会计调整例题

今天给各位分享会计调整例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会计调整例题汇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求一道会计题的分录做法,嗯求助各位大佬...

今天给各位分享会计调整例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会计调整例题汇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求一道会计题的分录做法,嗯求助各位大佬?

假设A公司以银行存款4000万元购入B公司2000万股,占其股份的30%。则对B公司具有重大影响,需要采用权益法计量投资。

预借款就是出差前从单位预支的差旅费,报销时要把费用和预借的金额相比较,长退短补。

借:实收资本 贷:银行存款 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会计基础题,跪求帮忙检查会计分录! 15题和23题的应付职工薪酬的资料不相符124000和12400,而且损益类科目的资料你再检查一下。 汇总表的的应付职工薪酬贷方124000从什么地方来的?12400就是错误的。

财务会计分录(英)调整分录题目

1、哪有主营业务税金这个科目啊:借:应交税金--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摘要:纠正*年*月*号凭证,多计提**税。

2、你好,题目中的会计分录错误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广告费用50万元不能计入资产成本,应该计入销售费用。

3、借:应收账款 贷:库存现金新准则下,用“库存现金”科目代替“现金”了。另外,你们的出纳现金日记账要定期和总账核对,及时核对的话,是不会这么迟才发现错误的。

会计题,某企业年末调整坏账准备账户前

1、*10%=20000-(-1000)=21000,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21000)元。

2、假设年末应收账款余额是1000万,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是5%,计提前坏账准备的借方余额是10万元。

3、年末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如下:计提企业的坏账准备,会计分录为:借:信用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企业发生无法收回的款项,会计分录为: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等(根据应收的款项计入对应科目)。

4、补提以前年度坏账准备按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处理,会计分录: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坏账准备 一,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概念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指企业对以前年度多计或少计的重大盈亏数额所进行的调整。

求解一道关于会计调整的题目。

按照规定,在首次执行日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进行追溯调整,影响金额调整留存收益。

(1)调整事项有:(1)、(3)、(4)、(6)。

调整后期末数 500 这里所谓调整,应该是说除了处理现金、银行有关的分录以外,进行的分录调整。显然,调整的原因是要记租金费用。

会计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的右边是指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题目要求只要这两个要素变动,而不引起资产的变动。

谁会这两道会计题呀。急求???

1、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与长期借款有关的全部会计分录(至到期日)。

2、第一题 负债总额=80-15-30=35万元 1)收到甲单位预付购货款20万元、2)乙单位偿还前欠款15万元,3)同期企业偿还银行短期借款30万元,4)并预付购货款5万元。

3、投资净收益12+5-0.5=16,选C 18题求的只是确认出售时的投资收益,所以在年末确认投资收益不计入,19题要求的是投资净收益,还应把投资收益的12万利息计入。不知道解释是否正确,供参考,若不正确,仅当笑谈。

4、年5月31日取得该交易行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740008*30000= 应收股利 600030000*0.2=6000 投资收益 1000 贷:银行存款 180000 现金1000 2007年6月30日收到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5、...86 000东南公司会计业务处理 (1)公司按照董事会的决议,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00 000元。

6、其实,就这道题本身而言,我觉得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即可,也许你会问我为什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刚好相等呢?做题就是做题,关键是理解。你题目这样要求,我就这样做了。

求看一道会计政策变更的例题

1、第二节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经典例题]甲股份有限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原所得税政策采用应付税款法,从2007年1月1日将所得税政策从应付税款法变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2、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本题中2014年进行会计政策变更,即2014年是列报当期,2013年为列报前期。

3、本题第1项由交易性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长期股权投资,属于应用会计政策错误,属于前期差错。本题第2项投资性房地产由公允模式转为成本模式,属于应用会计政策错误,属于前期差错。对于前期差错更正,可以采用差额法,或冲销全额法。

最新文章